民法典时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保障
开栏的民法话
近日,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以线上视频会议形式举办了“民法典时代的典时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保障”学术研讨会。来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领域的消费多位专家从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关系、民法典对消费者权益的权治保障保护等方面交流了看法。本报邀请多位专家,益保将这些观点集结成文,护法推出“民法典时代的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保障”专栏。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现代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消费者保护的典时代一项特别制度,是消费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它具有补偿受害人遭受的权治保障损失、处罚和遏止不法行为等多重功效。益保惩罚性赔偿的护法目的是惩罚并威慑,它填补了行政法、民法刑法设立的典时代惩罚与预防措施与民事责任之间的空白,并以民事责任的消费形式并主要通过民事诉讼方式实现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从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实现惩罚与遏制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的角度上来看,在公益诉讼中提起惩罚性赔偿是一种很好的司法实践。但是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争议,是坚守惩罚性赔偿的请求权基础仅限于消费者个体私益的损害赔偿,因此不可以在公益诉讼中提起惩罚性赔偿,还是突破这一理论束缚?毕竟侵害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私益与侵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可能没有联系而截然分开,公益中可能包含着众多的私益,众多的消费者私益受损最终可能体现为某种社会公共利益也受到损害。通过民事诉讼的形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正是民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而应有的责任担当。
其次,关于如何让消费者权益保护更具实效,应该从多个维度,多个方面共同发力。一是鼓励消费者个体积极维权,通过诉讼的方式,在维护个体权利的同时,也积极关注保护消费者的群体利益。例如大学生起诉上海迪士尼公园,请求确认“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格式条款无效,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又如职业打假,客观上具有净化市场的作用,但又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如何减少职业打假带来的负面作用,发挥其积极有益的社会作用是今后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二是运用好集体诉讼,除了保护众多不特定消费者利益的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外,消费者组织、检察机关还可以更多地通过支持特定多数消费者的集体诉讼,让消费者权益保护更具实效和威慑力。(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孙颖)
责任编辑:24
(责任编辑:时尚)
-
映象直播:3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映象直播:3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发布时间:2018-08-11 15:01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 ...[详细]
-
5月26日消息,上海电视节今天公布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其中正午阳光共有三部剧入围,包括《县委大院》、《开端》、《乔家的儿女》等热播剧。对此,网友直呼“正午阳光赢麻了&rdq ...[详细]
-
站在汽车产业变革与用户价值重构的十字路口,广汽集团锚定“再造新广汽”的目标,在深度理解用户需求、提供情绪价值的基础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打响“三大战役”——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其中,在“ ...[详细]
-
韩国艺人刘亚仁被爆料在因涉嫌吸毒而接受警方调查时曾试图隐瞒真正的住所。据韩国媒体爆料,刘亚仁在接受警方调查时向警方隐瞒了真正的住所,这导致警方在对其提供的地址进行调查时什么都没能查出来,但不久后警方就 ...[详细]
-
2025年8月13日,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卢林一行到访中汽中心,与中汽中心副总经理龚进峰进行了座谈交流。龚进峰对卢林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中汽中心的历史沿革和各业务板块服务建设能力。他表示,中 ...[详细]
-
...[详细]
-
导读: 服贸会盛大启幕,中意财险惊艳亮相!作为金融服务领军者,中意财险以“展位+发布会”展示科技金融前沿成果,首次发布数智化战略,引领保险 ...[详细]
-
30克金币换的手镯仅19.43克还要再付890元 小心黄金“以旧换新”陷阱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近期,随着黄金市场价格的持续走高,一些珠宝店纷纷推出黄金“以旧换新”服务。许多消费者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来置换黄金饰品,达到减少实际支出的目的。与此同时,足金变成“一口价”黄 ...[详细]
-
“全球68%的生物制药公司已部署AI模型,新药研发周期从10年压缩至1.5年,成本从10亿美元降至百万美元级别。”中国科学院院士汤超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 ...[详细]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明确到2029年,我国基本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 ...[详细]